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动态
科研动态
  • 科研动态
    第四届“城市文学论坛”在京召开
    发稿单位:师范学院中文系 发布日期:2019-09-23 浏览次数:

        共和国成立70年至今,中国的城市化运动如火如荼,尤其进入新时代以来,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文变染乎世情,中国的文学书写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书写式微,城市书写愈来愈成为主流。为了增进国内外城市文学的相关交流,促进城市文学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拓展,2019年9月21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与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城市文学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王德领教授主持开幕式以及主旨发言环节,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林强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杨早研究员分别代表北京联合大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致开幕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联合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百位专家和学者参会。主要与会专家有贺绍俊、赵稀方、张鸿声、杨庆祥、王德领、徐勇、廖四平、傅秋爽、黄仲山、许振东等。大会由主旨发言和四个分会场的轮次发言组成,围绕新时代城市文学研究、古代文学中的城市书写、空间美学与城市文化研究、城市语言研究等话题展开了多层次的论述和切磋。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早在代表学会致辞中认为,“城市文学”是有边界的,如何区分都市文学、小城镇文学,需要学界加以研讨。城市地理空间对于理解作家的创作至关重要,城市文学是兼具城市地理坐标、城市建筑、民俗、商业形态等的综合体,从城市本身而不仅仅是从文本出发,才可以对城市文学有精准的把握。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沈阳师范大学贺绍俊教授首先做主题发言。他从今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谈起,认为,随着城市文学的发展,现代性的思想光芒在文学中越来越耀眼,平等意识、个体意识、工人文化、先锋精神充实了城市文学的内涵,我们有信心对城市文学充满期待。当前城市文学的一大问题是如何让城市成为审美对象,相信经过作家们的反复书写,新世纪的文学能够成为城市文学的世界。

    中国人民大学杨庆祥教授的发言围绕“城市语法”这一话题展开,他认为,城市语法有一套运行的规则和逻辑。从1930年代起,我们对城市就充满着敌意和道德批判,认为城市需要被占有、改造。当下,在城市书写中还有另外一种变形、非中心、非线性的语法,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为主体,具体的物质意义上的城市已经不存在了,人和城市是一体的。城市从来就不是景观化、宫殿化的存在,它与乡村之间没有确切的边界,它只是我们呼吸的地方。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赵稀方研究员的发言主题是“城市作为方法”。他以香港文学研究为例,介绍了自己从城市的角度切入文学研究的经验。城市是香港文学的命脉,香港文学中,乡土文学是对城市化的直接反映,现代主义侧重反省香港的商业环境对人文的伤害,作为主流的通俗文学则以城市化作为发展动力。研究者的阶层、性别、知识层次不同,对城市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廖四平教授指出,茅盾文学奖的前几届中就有非常优秀的城市文学作品,王安忆《长恨歌》、霍达《穆斯林的葬礼》、刘心武《钟鼓楼》都是优秀的城市文学作品。当前文学研究的论著中很多内容不是在谈文学,而是在谈文化,希望城市文学研究能够回到文学本身。

    在上述主题发言外,四个分会场的讨论围绕城市文学的主题而展开,同样精彩纷呈。浙江师范大学徐勇教授敏锐地发现,近年来,城市文学写作呈现出明显的“去文化化”现象“去文化化”表明了一种反讽的、审慎的和“自我他者化”的倾向,一种跳开或突破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努力,它不仅在小说创作中彰显出来,更是理论探讨所亟需面对并要解决的问题。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王德领教授从文学地理学视角解读金繁花,认为《繁花》是一部典型的城市小说,它不仅仅塑造一批上海本土人物,更重要的是将整个上海作为表现对象,为城市作传,在对上海城市景观的变迁、城市空间的拓展上超出了其他海派小说,具有独特的意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傅秋爽研究员指出散曲创作作为最佳介质,在城市文化集聚地,把进行诗文等严肃文学创作的士人与进行杂剧等通俗文学创作的作者联系起来,相互借鉴艺术、相互影响风格、相互扩大着影响,散曲为元大都世界城市文化中心地位的确立做出了贡献。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牟利锋副教授以西安为例,探讨了当代西安文学中有关西安的书写对于重塑西安形象的意义。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吴蔚副教授从客体、主体和文本三个文学空间谈到清代皇家园林文学研究。她认为对于清代汉族文人来说,皇家园林是异族统治者的宫苑,他者空间的意识较之前代更为强烈,“精神望乡”的情感更为强化。廊坊师范学院许振东教授在回顾我国古代辽、金以来的都城北京为核心的京畿文化的基础上指出,京津冀三地区域文化研究已充分展开,京畿文化同体的学术视域与多维建构初步形成。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李小贝副教授探讨了建国以来大陆电影中的城乡关系演变过程,提出我们应打破当下文学、电影等艺术中城乡二元对立的固化反映模式,探求城乡之间新的对话关系。郑州财经学院徐可研究员将文学史、方言进化和城市化历程相互结合,用“大历史观”揭示了当前“张爱玲热”的周期性背后的深层社会经济因素。武汉轻工大学喻晓薇副教授通过对老舍主要形成于抗战时期的重庆书写的分析指出,重庆书写代表了老舍创作中的一种功利型社会型艺术价值观,重庆书写与北平书写所代表的风俗文化型创作倾向一起,构筑了老舍创作个性的丰富多元性。成都大学杨挺教授分析了柳永词在关于汴京与苏杭的城市空间书写中流露出的仰望与回首、沉溺与回忆、融入与旁观、停滞与流动、离开与回望等二元模式。整场讨论反响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由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发起的城市文学论坛首届是在2014年在京召开,迄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这届论坛在参会人数、会议论文质量以及研讨深入程度上,较以往都有了实质的提升。这说明,有关城市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愈来愈成为热点话题。城市文学论坛致力于为从事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思想交流的平台,在目前中国城市化正在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对城市文学的研讨具有特别强烈的现实意义。

    发稿单位:师范学院中文系 文章作者:谭清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