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动态
教学动态
  • 教学动态
    师范学院成功举办2022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
    发稿单位:教务处 发布日期:2022-10-26 浏览次数:

    10月14日下午,师范学院基于腾讯会议直播平台,成功举办了2022年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来自中文系、英文系、心理系、教育信息技术系、艺术教育系7位参赛主讲教师在现场进行了说课展示,校督导专家顾志良教授、王洪研究员、毛智勇教授、赵胜年教授、王宪迎教授应邀担任本次大赛评委。张志斌院长、汪艳丽副院长、杨咏副院长出席了本次会议。大赛由学院教务办公室孙晓鲲老师主持。

    英文系战晓峰、心理系徐茜、艺术教育系曹颖娜、中文系毕红霞、纪凌云、董琦琦,教信系魏威7位老师从问题导向出发,在课程创新的理念与思路、过程与成效几部分,分别向评委进行了说课展示。

    英文系战晓峰老师从“英语听力I”课程学生听力水平差异大、国家级水平考试对听力的要求、听力能力在语言能力提升方面的基础地位,以及在课程优化方面的重要地位的学情出发,通过深入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学生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学习阶段、课后学习阶段的改革理念与思路,通过翻转课堂、BOPPPS教学方法的运用、资源库建设与过程性评价体系建设,促进课程目标实现。

    心理系徐茜老师以“联系实际、带领学生体验心理学实验之巧妙与有趣”的教学创新——以《心理学实验》课程为例,针对实验冗长枯燥、内容晦涩脱离实际、缺少对实验设计思路的剖析与思考三个痛点,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环节进行了说课展示。

    艺术教育系曹颖娜老师以“打造每个学生的身体影响力——排练实践》舞蹈课程教学创新实践”为题向评委进行了汇报。针对课程目标问题、课程内容问题、授课方式问题,结合师范性核心素养目标,提出了“打造身体影响力,以舞育人”的课程创新理念与目标,在课程目标创新方面,提出了教育型舞蹈、专业与师范并重、以“学”为中心的思路;课程内容创新方面,提出育人为先、突出师范、音舞融合的特色;授课方式上,提出项目式学习与启发式教学,将教法融于专业课中;学习评价采取课堂过程评价、校内外辐射评价、个人评价多元评价相结合,在课程思政融入方面展示了以舞育人、德育润无声的特色与亮点。

    中文系毕红霞老师以“中国现代文学史:听说读写演辩评多维共育”为题,通过分析课程教学中反映出的实际培养与行业要求的差距、学科素养要求与学生投入之间的差距,时代环境、学习方式、学时变化与文学史学习要求之间的差距三个痛点问题,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资源库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改革、多维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课程思政融入、课程建设效果等方面汇报了思路与举措。

    中文系纪凌云老师以基于三位一体能力培养模型的“古代汉语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为题进行了课程教学创新的展示。通过课程教学中反映出的学生普遍不认识繁体字、学习兴趣不大学习主动性差,学生古代汉语基础普遍较弱等现象,进一步明确了需求导向不明确、知识体系更新明显滞后、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吸收和运用不充分等痛点问题,提出了要加强师范导向、教学内容结合实践,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绩效模式等思路与举措。

    中文系董琦琦老师以“审美”与“思辨”汇通融合——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创新设计进行了汇报。通过课程反映的知识体量大、教学模式传统、内容偏重理论等三大痛点问题,提出了“化繁为简”“改旧革新”“重用轻言”的思路与举措,同时就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创新的效果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展示。

    教育信息技术系魏威老师对“科技竞赛编程”课程进行了说课展示。通过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深入分析了课程内容与科学学科核心概念脱节、脱离真实情境的编程教学不利于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课程评价方式单一、课程思政有待深入四个痛点问题,提出明晰教学目标、重塑教学内容、创设实践活动、改革评价方式四个思路与举措,同时就课程思政融入与建设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随后,五位校督导专家对参赛选手的现场说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参赛老师在课程教学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强调课程教学创新要体现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撑,重点体现师范性;提出要从学情出发,分析痛点问题,在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评价与考核方式等方面体现问题导向的逻辑主线,要有创新性;教学创新要体现出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参赛课程要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参赛教师要具有至少3轮的课程讲授经历,要体现团队建设的优势;课程建设成果要与课程建设相关等等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张志斌院长对本次大赛进行了总结。提出教学创新大赛是提升课程建设的必要手段,希望每一门课程都从问题导向的原则出发,深入分析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与改善课程教学质量,合力发挥课程建设对师范生培养的基础性作用与关键作用,共同为培养北京地区小学与学前优质师资贡献力量。

    发稿单位:教务处 文章作者:孙晓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