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各教学系 > 心理学系 > 系部简介
各教学系
系部简介

心理学系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的前身为2005年7月成立的应用心理学教学部,2011年9月在师范学院成立心理学系。本系主要负责应用心理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硕士项目,以及全院师范生心理学课程,同时也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工作。目前共有专、兼职教师21人,高级职称比例76%,博士比例81%,2/3教师为“双师素质教师”,1人是教育部心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卓越贡献奖,1人获得第六届朱智贤心理学奖,1 人获得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人获得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2人分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辅导1名学生获全国首届大学生心理大赛奖;4人次受邀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1人成为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首席讲师。根据武汉大学2017年发布的《中国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心理学系师资在全国同专业中排名第16名(前6%)。

心理学系的应用心理学本科专业是全国首个接受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认证考察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是全国第一批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四个心理学类专业之一。

应用心理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时也是校级骨干建设专业、校级优势本科专业、校级重点建设学科。

心理学系拥有减压与治疗室、脑功能与认知实验室等六个先进的的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实际投入实验室建设经费近500万元,拥有测谎仪、生物反馈治疗仪、脑电仪、眼动仪、箱庭治疗、音乐治疗等设备和技术。除开设必要的心理学基础课程外,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了《心理咨询与治疗基础》、《团体心理辅导》、《音乐治疗》、《生物反馈与测谎实训》、《成长小组》等特色课程。

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四年,授理学学士学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硕士专业学制三年,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其中,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师范(心理健康教育)和非师范(心理咨询和人才测评)两个方向。成绩合格者在毕业时除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外,还可通过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取得教师、心理咨询员、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咨询师和以人才测评和选拔为主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是本专业的三个主要就业方向。

心理学系的人才培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取向,围绕“一践行,三学会”的师范教育标准,在注重“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德养成体系的基础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三大核心专业能力的培养,已基本形成“理论教学为基础、技能培养为重点”,“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协同育人”,“校内外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优秀心理教育技能的未来型教师的“心·教师”训练营计划(第二课堂)和配套的“心·积分”计划(学生成长追踪项目)已成为本专业师范生培养的特色。“北京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小学体育美育发展工作”项目(简称“高参小”)也为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锻炼提供了充足的课外平台,是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机补充,对师范生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后的首届心理学系师范毕业生考证通过率100%。

多年来,心理学系在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近五年来,本专业专任教师获批科研项目50项,包括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9项、局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16项,横向项目22项,累计科研经费近290余万元。并且发表SSCI期刊、核心期刊论文等38篇。本专业的科研课题多为应用性科研课题,对 “校内外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用心理学专业跨年级朋辈辅导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于师范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的第二课堂训练营的创新实践》、《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心理学师范生师德养成模式的构建》等先后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以课内外“双体验”教学为特色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